30811110,.有的飘洋过海 有的纰漏百出 教材啊教材!,.2017-03-22 22:29:54 ,.童芳,.夏丽娟,.middle

有的飘洋过海 有的纰漏百出 教材啊教材!

今天的谈资要玩一点点角色扮演,因为海客已奋战在新闻战线多年,假装学生难免有点装嫩之嫌,就当自己是没天赋的演员吧,请大家伙儿来围观围观。


好学生_副本.jpg


为啥要扮演学生呢?这打从年后新学期开始,各种关于教材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海客真是动了重返20岁…16岁…乃至12岁的念头,穿越回校园时代,捡起布满灰尘的旧课本,琢磨琢磨这教材啊教材,你是肿么了?

“叮铃铃”上课啦,第一节是语文课。翻开课文讲什么?《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来不及上医院,要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


《爱迪生救妈妈》语文课本插图_副本.jpg


(课本插图:爱迪生救妈妈)

这篇课文重点讲了爱迪生的机智和对妈妈的爱。不过且慢,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表示不服,他说:“这可能是篇假课文。”因为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呢。

说真的,这篇“假课文”的真相海客仿佛早就知道,但却从未较真。可这一回,大部分人对此的一笑置之,被这位杭州小学校长的一句“请人教社说清文章来源,理越辩越清”搅动一池春水。就在今天,人教社向媒体表示,针对近日的争议,正在征求更多专家意见。此外,现有教材今年9月将被替换,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对这件事发表意见的很不少,有的说“语文不是历史”,有的说“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有的说“教材不是美文的汇编”,有的说“孩子也需要判断力”。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发现“假课文”的杭州小学校长为人教社的回应点赞》,海客也想为这位小学校长点赞,感谢他的执着,让徘徊于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获得了一份真回应。

“叮铃铃”上课啦,第二节是生理课。这堂课总让人羞羞哒,但最近一篇采访众,一位六年级女生却颇有点语出惊人:她说一直不觉得学校开这门课程有什么问题,对于网上“生理卫生教材尺度大”的讨论,她认为是大人们在“小题大做”。

受到非议的教程是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纂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它已在北京市18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作为性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教学材料使用。3月初,杭州一个小学生的妈妈在看过《读本》后,节选了低年级教材个别页、个别插画出现的生殖器官、性交等内容,发微博质疑教材教坏小孩子。


生理教材_副本.jpg


(图据搜狐教育)

国人对性话题一向敏感。教授性健康教育的老师,作为成年人似乎比孩子们想的更多。据参加过在北师大举行的针对这套教材的授课教师集体培训的老师讲,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培训的第一课就是让教师“脱敏”。这么看来,家长比老师的立场更难办,跳出来批评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不过啊,这种事越是捂着,越是好奇,越是容易走上旁门左道。放眼全世界,各国的生理卫生教材尺度也大都如此。说到底,就是为了让孩子从正规渠道获得正确知识,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也能在面对问题时保护自己。这件事儿上,咱们还是得多做做家长的工作,可别家长一反对,这门儿课就停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叮铃铃”上课啦,第三节是自习课。大家参考教材提供的网页链接,拓展学习吧。等等,点开这链接都是啥啊?真是尴尬指数爆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推荐了个“涨姿势”的网站链接,点开竟是些“不可描述”的桥段,内容魅惑、图片露骨,甚至没有打码。不仅如此,还有网友又发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出现“赌博网站”链接。


教材1_副本.jpg


(问题教材及链接网页截图)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再是段子。针对教材涉黄,有媒体调查,相关问题至少已存在4年,涉事网站早在2006年就爆出财务问题,2012年2月正式停止一切运营。针对教材涉赌,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回应,情况确实存在,完全整理检查完后再做统一处理,后续会有处理办法。只希望处理办法可以来得快一点,这样的尴尬是多方涉事者的失责,是对教育这一百年大计的不走心。

“叮铃铃”上课啦,最后一节是数学课。曾经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今天这句话可以改一改“中国学生学好数理化,中国教材走遍全天下”。据英国《卫报》网站20日报道,在哈泼-柯林斯出版公司与上海一家出版社达成了对教材进行翻译以供英国学校使用的“历史性”协议之后,英国的学生也许很快就能使用中国教科书学习数学了。

据调查,包括上海和北京在内的中国富裕城市,成长起一些世界上数学成绩最好的小学生,而英国学生的排名远远落后于他们的亚洲同龄人。于是,2014年,英国数学教学卓越中心(NCETM)与来自上海的学者们合作,在英国学校的一个小型团队中推行亚洲式教学模式。到2016年,英国教育部已经拨发了5030万美元的资金,以推动在8000多所小学实行这项数学“达人”项目。


参与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上海数学教师在英国学校授课_副本.jpg


(参与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上海数学教师在英国学校授课。图据人民网)

当英国的孩子们用上了一字一句翻译过去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数学教材时,希望他们不要感到过度的被碾压感,因为咱们中国孩子的数学水准真是没谁了,强得足以让人保持骄傲的淡淡的微笑而不发一语。但其实,海客谈资今天上到第四节课了,还是很想说一句,中国孩子的语文水准也是没谁了好不好,记得诗词大会的小姐姐吧,要是语文教材少点纰漏,推广到外国去,那绝美的诗词歌赋,不更得震倒一片吗?(吴正丹)


责任编辑:童芳、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