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节日两样的风情 台湾的端午节怎么过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宝岛台湾当然也和大陆一样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这些常规的风俗活动之外,还有午时取水、立鸡蛋打石战等习俗值得宝岛一探。走进宝岛,过一个台式风情端午节吧!
早年汉人定居台湾,同时带来端午节的习俗。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中国大陆的汉人移民常因为多无法适应当地气候而死于瘴疠时疫,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的节日也就受到当地汉人重视。端午节一到,家家户户都清扫一新。节前人人都要理发,端午那天,妇女们头上佩带艾叶,孩子们身上挂着香囊,也叫“香荷包”。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
立鸡蛋
台湾的小朋友或许不一定知道端午节的意义,但从幼儿园开始,在端午节一定都玩过一个游戏,那就是“立鸡蛋”:谁能在端午节当天正午整点,把一个鸡蛋立起来,就能得到好运。一般认为端午节正午,阳气最重,所以能将鸡蛋立起。这个习俗来由已不可考,可是从小到大都玩得乐此不疲,玩的时候也各出奇招,有点像是一种仪式在玩了。
午时取水
在台湾过端午节,还有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习俗,就是取“午时水”。传说当年郑成功进驻台湾时,部队开到大甲铁砧山,却一直找不到水源,郑成功便插剑入地祈水,拔剑后果然山泉喷涌。由于当时正是端午节午时,此水便被称为“午时水”。
午时水在古时又名为阳水,可避邪去晦气,来洒净房宅有清净效果;另外有很多人觉得“午时水”可以经年不腐,喝了或拿来泡茶还有强身健体、美容的功效,所以台湾俗语也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台湾还有许多人喜欢收藏午时水的“年份”呢!
据说“午时水”水质纯净无毒,久存不会变质变味,具有治病、解热、去毒的神奇疗效,用它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从此,“午时水”声名远播。每年端午节午时,台湾许许多多民众会涌向村中的井边。因为家家户户唯恐过时不正,提桶的、挑担的排成长龙阵,蔚为大观。
据说,乡间的台湾人很看重端午节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时水、午时茶尤重一个“正”字。因此,每到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人们会涌向村中的井边。提桶的,挑担的,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因为家家户户唯恐过时不正,排的长龙阵也就蔚为大观了。然后,回家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独具乡土风味且有保健作用的午时茶,缕缕茶香伴随着赛龙舟的歌声、锣鼓声、喝彩声,在河岸边飘荡,飘荡……
吃台湾粽子
粽子在小小的台湾,样式可谓五花八门,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流行做法。台湾粽一直有“北部粽”、“南部粽”之争,各有爱好者,北部粽主要是将糯米事先调入酱油炒过焖过再加配料包起来,吃起来粒粒分明;南部粽是将生糯米及生花生用水泡开加入配料,再将整个粽子放入锅中用水煮熟,糯米因此软而绵密;口感上,北部粽有嚼感,南部粽有黏性;另外还有台湾客家人常吃的“碱粽”也有一定的支持者。
台湾粽子以品类齐全和善于推陈出新闻名。端午期间,在台湾的传统市场里,可以买到客家粽子、广东肇庆粽子、浙江湖州粽子、福建福州粽子,还有台湾的北部粽子、南部粽子等等。台湾大多数五星级饭店也接受粽子预约,所售的高档粽子包括鲍鱼粽、面包粽以及以乌龙、普洱、龙井等名茶入粽的茶粽等。为让有忌口的人们也能享受粽子美味,地中海式海鲜粽、韩式花粽和人参药膳粽、日式抹茶海苔粽等异国风味的粽子也应运而生,这些粽子因为口味好、热量小兼有养身功能,颇受市场欢迎。
粽子在台湾的涵意早已不只是祭奠屈原。每逢端午,学生们进入备考期,“包粽”谐音“包中”,有学子的家庭不敢忽视;端午的祭祀内涵已延伸至家庭,粽子便成了亡故亲人牌位前必备的供品;如果家有丧事,当年便不能包粽,粽子要由主妇娘家供给,此民俗关系到婆家娘家的关系,也马虎不得……粽子虽小,关系很大,在台湾各地都受到重视。
扒龙舟
跟大陆许多地方一样,台湾端午节都会赛龙舟。龙舟需要经过“开光”仪式才可下水,“开光”就是请知名人士拜祭水神,并提笔在龙舟的龙眼上“点睛”。台湾新竹每年的端午龙舟赛前,都要依次经过祈福、净港、点睛、下水4个仪式,端午当天龙舟下水前,人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
本来划龙舟是个比较传统的活动,年轻人不是太感兴趣,不过这几年各县市消防队纷纷组队参加,消防猛男个个身强体壮,皮肤晒成健康的古铜色,穿着小背心露出一身肌肉,每次出场都引来许多女生尖叫,结果这些消防猛男不但吸引了大批年轻女性同胞热烈关注龙舟赛,后来还出了月历集,一时洛阳纸贵。
打石战
日据时期,屏东县佳冬乡在端午节有打石战的习俗。石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男人在“前线”掷石作战,妇女则在后方负责运送石头。战胜的一方可至战败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而战败的村民若不幸被对方俘虏了,会被强迫脱裤处罚,当众羞辱一番。这项奇特的习俗,据说可保一整年好运,所以佳冬人乐此不疲。但因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地方政府一再禁止,后逐渐式微。(来源: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