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㙡菌的科普介绍
图:卯晓岚
鸡㙡菌,又名鸡肉丝菇、白蚁菇、伞把菇、姬白蚁菌等,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白蚁伞属,有“菌中之王”的称号。鸡㙡菌菌肉细嫩,口感鲜甜,带有独特的清香,味道与鸡肉有一定的相似,因此称为鸡㙡。《 本草纲目 》记载:鸡菌,南人谓为鸡㙡,皆言其味似之也。鸡㙡岀云南,生沙地间丁蕈也。高脚伞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茶,烹肉皆宜,气味如香蕈。
鸡㙡菌形态特征
鸡㙡菌子实体较小至中等,有的较大。菌盖直径6~10cm,幼时近锥形、斗笠形到扁平,顶部尖凸,浅灰色、污白色、浅灰褐色,中央色暗,成熟时或干时色加深,边缘开裂。菌肉白色,较致密。菌褶白色或带粉红,离生,边缘近锯齿状、密、不等长。菌柄长8~15cm,粗0.8~1.5cm,白色,有细条纹,实心,基部稍膨大向下延伸成根状且附有泥土,假根长达20~45cm,与白蚁巢相连。孢子近无色,光滑,椭圆形,6~8.3 X 4.5~5.8μm。褶侧和褶缘囊状体近棒状。
鸡㙡菌地理特性
鸡㙡菌夏秋季生于混交林中或山坡草地上,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台湾、香港、海南及西藏。云南地区约有12 种、四川地区9种、贵州地区约8种、广东地区4种。云南占世界范围内鸡㙡菌品种数量19%左右,同时产量也比较可观,成为了世界鸡㙡菌主要产地。
鸡㙡菌营养与药用价值
鸡㙡菌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高蛋白食品。培养的鸡㙡菌菌丝干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9.2%,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15.15%,其中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鸡㙡菌的脂肪含量比较低,主要由必须脂肪酸所构成的,人体吸收较为容易。鸡㙡菌还含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以及钾,铁,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本草纲目》上就记载鸡㙡菌有“气味甘平,无毒,主益胃,清神,治痔”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鸡㙡菌具有免疫功能调节、镇痛抗炎、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
鸡㙡菌与白蚁共生
鸡㙡菌的子实体仅能生长在白蚁巢上。蚁巢是鸡㙡菌与大白蚁亚科的昆虫构建的一个完美的共生生态系统。着生鸡㙡菌的蚁巢称之为菌圃,菌圃多建于地下20~130cm处。菌圃酸性,pH4~5,与周围土壤的酸碱度几乎相同,含水量达11.75 %~22.88%。有研究报道称,鸡㙡菌最初出现在蚁巢建立后的第86天。中国有13种白蚁与鸡㙡菌有关,均属于大白蚁亚科,一个白蚁巢内只有一种鸡㙡菌,但白蚁与鸡㙡菌种间无专一性。
鸡㙡菌美食
鸡㙡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文/黄甜甜)
图:菌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