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45899,.希腊向德国索要战争赔款跟债务危机有关系吗?,.2019-04-26 15:35:18 ,.204064,.吴正丹、李鹏宇,.middle

希腊向德国索要战争赔款跟债务危机有关系吗?

2019年4月17日是希腊议会、甚至是希腊整个国家现当代史上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希腊议会在经过了12个小时的辩论之后,通过了一个议会专门委员会就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希腊造成的战争损失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希腊有理由向德国提出3000亿欧元以上的赔款要求。

报告的事实基础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斯拉夫国家以外的地区对希腊人最为残暴。在1941年到1944年占领期间,德军共杀害了3万希腊平民,另有6万名希腊犹太人死于集中营。其中最为残暴的罪行当属1943年12月13日在伯罗奔尼撒小城卡拉维达(Kalavryta)进行的大屠杀。德军为了报复与希腊抵抗游击队作战所受损失,屠杀了全城平民696人和17名游击队员,在大肆抢劫过后将小城付之一炬。此外,德国人在1942年到1944年间强行从希腊国民银行贷款约合4.76亿帝国马克,相关历史记录前些年才由历史学家发掘出来。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纳粹在希腊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却在国际上罕有人知。

实际上,希腊议会已经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德国为二战的战争行为赔款展开辩论。从希腊2010年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由德国主导的“紧缩原则”成为希腊人的仇恨对象以来,要求德国就二战在希腊的战争罪行进行赔偿的呼声就一直不绝于耳。2015年,希腊政府审计部门的专家就已经对由德国人造成的战争损失进行了计算,第一次得出了具体的求偿数字:当时计算出的战争损失在2690亿和3320亿欧元之间,由希腊议会的专门委员会审定为2787亿欧元。而今年4月17日通过的这份报告实际在2016年7月份就已经撰写完毕,经议会专门委员会通过后提交给了当时的希腊政府。专家们当时经过两年半的调查,提出德国应该就以下四方面对希腊进行赔偿: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德国没收的物资;对战争受害者及其家人进行赔偿;偿还纳粹占领期间向希腊的强行贷款;归还掠夺和侵占的艺术品和文物。2016年报告提出的求偿数额为2690亿欧元,另外加上92亿欧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赔偿,以及个人提出的生命或劳动力损失赔偿约1070亿欧元。当时撰写报告的议员要求希腊政府“积极处理”希腊的“合理要求”,因为德国对希腊进行赔偿将“为德国人和希腊人构建真诚无碍的关系创造最好的基础”。当时的报告要求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提出赔偿要求,但是“如有必要”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但是,无论是当时的报告还是议会就此的表决对于希腊政府并没有约束力,齐普拉斯政府在希腊急需德国主导的国际救助计划以度过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将此事搁置了起来。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8年8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正式宣告结束,希腊不再依靠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齐普拉斯显然觉得重提战争赔偿问题的时机已然成熟。他在议会里表示,希腊政府将动用一切可能性与德方交涉。“希腊求偿委员会”成员辛格拉基斯(Aristomenis Syngelakis)向德国《明镜》周刊表示,德国政府应该尽快放弃此前“不可接受的和傲慢的”立场。

对于希腊提出的赔偿要求,德国官方的态度迄今为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在道义层次上,德国官方已经摆脱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遮遮掩掩的态度,完全承认自己的历史责任。2000年,德国企业和国家携手设立了“记忆、责任、未来”基金会,通过这一途径向希腊的战争受害者——尤其是强征的劳工——支付了1350万欧元。2014年,时任德国总统高克还心怀“羞耻”地请求希腊人民原谅德国人的暴行。然而在政治和法律层次上,德国官方认为对希腊的战争赔偿一事已经了结。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1960年代初期与12个西方国家缔结了所谓的“总体赔偿条约”,解决了纳粹暴行的赔偿问题。其中按照与希腊在1960年3月缔结的条约,德国向希腊支付了1.15亿马克以最终解决对于纳粹暴行的赔偿问题。而且,在德国看来,随着所谓“二加四合约”的签订以及德国的统一,与德国有关的赔偿问题都已经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上得到解决,希腊对此并未表达异议。德国外交部因此认为,任何企图重启战争赔款的讨论都是在“否定战后的秩序”。这其中当然也有担心其他国家和个人纷纷效仿希腊提出赔偿要求的考量。尽管德国官方的立场在国际法方面不是无懈可击,但是希腊想从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的难度相当之大。

希腊方面当然知道向德国求偿一事困难重重,而且可能会严重影响两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甚至是民间的感情和来往。除了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就此事进行沟通之外,希腊方面也考虑前往海牙国际法庭提起诉讼、请伦敦国际仲裁法庭介入,甚至使用“下策”即没收德国在希腊的财产。当然,德国国内尤其是社民党、绿党认为德国应该直面自己的历史责任,可以通过建立基金会等方式向希腊提供事实赔偿。

(胡春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吴正丹、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