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源:梦回唐朝 寻找记忆中的粉蜡笺
郑智源,1969年12月出生,安徽泾县人。现为泾县中国宣纸协会理事。大寒时节,笔者前往拜访郑智源,只见室内摆放着一组组粉蜡笺、羊脑笺、硬黄写经笺、墨流笺等纸成品,其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纸面上的洒金和描金技艺,更为这些纸张增添了富丽堂皇之感。
粉蜡笺纸曾是清代皇帝的最爱,热爱艺术的康熙和乾隆皇帝,曾敕令内廷匠人大批仿制历代名贵纸品,譬如“薛涛笺”“澄心堂纸”等。粉蜡笺纸,以石青、丹红、石绿、丹黄等颜料与白铅粉调和涂布,纸张分红、黄、橙、绿等多种颜色。更为华贵的是,制作这种纸时,要在纸面上洒上金银箔,使得纸张格外耀眼。清末民初,北京、天津等地的高档古玩字画店里经营的此类粉蜡笺纸,是文人和书法家眼中的极品。
郑智源晓通篆刻,善知字画,尤其挚爱粉蜡笺。多年来,他查阅众多文献资料,遍访博物馆,向专家学者们取经求教,潜心钻研粉蜡笺的开发。其研发作品“手绘双狮羊脑笺”“羊脑笺”“手绘四龙戏珠粉蜡笺”“羊脑笺经册”等,被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中国科技大学、阿坝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收藏。
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为“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粉蜡笺主要采用优质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砑光、再施以泥金、泥银,由技术娴熟的专业技工,在纸上进行描金勾银,形成各色吉祥图案,一笔笔细描精绘而成。粉蜡笺具有生、熟两种宣纸的功能效果,具有纸质平滑、润墨坚韧、色泽均匀、气质高雅、精美华贵等特点,适合书写绘画、装饰托裱等多种用途。粉蜡笺由于选料严格、加工精细、技艺精湛、图案新颖、色彩鲜艳,不仅具有宜书宜画的实用功能,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华贵精美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目前,郑智源又研制开发成功了宋代的墨流笺,每一张都不重复,色彩斑斓,惹人喜爱。(文/图 刘江林 余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