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巴以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国际社会吁重振和平进程

海外网 05-22 11:22:44

经过11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不断升级的流血冲突终于要告一段落。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5月20日晚证实,哈马斯已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将于当地时间21日2时开始停火。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当晚一致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停火协议。

哈马斯最高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加沙地带的媒体顾问塔赫尔·努诺说,停火将“相互同时”进行。只要以色列遵守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就会遵守停火协议。

5月21日,巴勒斯坦民众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庆祝达成停火协议。新华社发

《以色列时报》21日报道称,随着当天停火后以色列方面取消了几乎所有紧急限制,冲突期间被封闭的高速公路和口岸得以开放。另一方面,停火仅数小时后,一些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圣殿山再次发生冲突,为停火协议带来“首次考验”,巴以能否真正停火仍有待观察。

美国“驰名双标”让问题难解

埃及在20日重申了自己作为中东地区不可或缺地调停人的地位。随后其还将派出两个代表团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以确保停火协议得以执行。据埃及媒体20日报道,埃及曾派代表团前往巴以地区斡旋,调解双方停火。

5月20日,在加沙地带城市汗尤尼斯,人们转移一枚以色列空袭后未爆炸的导弹。新华社发

巴以同意停火后,美国总统拜登也在20日晚在白宫就巴以局势首次发表公开演讲,强调了美国对巴以局势发挥了降温作用。他或许忘记,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美国是如何“驰名双标”,让问题变得复杂化。由于美国阻挠,联合国安理会此前一直无法通过巴以局势的联合声明。

5月10日和12日,安理会两度紧急磋商,15个成员国中只有美国反对就巴以局势发表联合声明。

在本轮冲突爆发后,美方阻挠了原定于14日举行的紧急公开会,会议拖延到16日才得以举行。16日的安理会公开会议上,美国第三次阻挠安理会发布关于巴以问题的声明,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5月19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对一份由法国推动的安理会决议表示不支持。路透社报道称,这份草案文本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谴责“向平民居住区无差别发射火箭的行为”。草案呼吁对平民实施保护并恢复巴以和平进程。

在内外压力下,拜登也曾在1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首次表态支持双方停火,还同时重申了对以色列自卫权的坚定支持。就在同一天,美国媒体披露,美国政府已提请国会审议向以色列出售7.35亿美元精确制导武器的方案,并称美国国会试图阻止这笔军售的窗口期已几乎结束。这一消息引发美部分民主党议员担忧,并遭到包括土耳其和伊朗等多国批评。

一边阻挠安理会发表声明,一边假意呼吁停火,还在敏感时期批准军售,这样的“双标”操作令人震惊。难怪有媒体指出,美国才是阻碍巴以和平的最大障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说,“美国是在用沾满鲜血的手书写历史”。

5月21日,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地带北部的贝特拉西亚查看遭以军空袭损毁的车辆。新华社发

国际社会希望美国承担应尽责任,采取公正立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一道,支持安理会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的解决发挥应有作用。

巴以冲突为何骤然升级?

据统计,截至20日晚,冲突已造成巴方232人死亡、1900余人受伤,以方有12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媒体报道指出,这是巴以之间“七年来最大规模冲突”。

巴以之间的冲突绵延数十年,涉及了复杂的历史、宗教和民族原因。最近几年来,尽管地区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零星的对抗和摩擦一直持续不断。此次双方冲突骤然升级,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以色列在斋月期间限制巴勒斯坦人进入耶路撒冷部分地区,同时试图将一些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4月中旬起,东耶路撒冷一系列以色列极端右翼人群和巴勒斯坦人的纷争,逐渐发展成为骚乱。以色列警方随后介入,以安全和防疫为由在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门等地设置路障,以减少斋月期间前往圣殿山祈祷的巴民众人数。此外,以色列司法部门先前要求居住在东耶路撒冷谢赫杰拉地区的十余户巴勒斯坦人搬离,为犹太人建设定居点腾出空间。谢赫杰拉在1967年的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巴以关于该地区的争端不断。

5月21日,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地带的拉法查看遭以军空袭损毁的自家房屋。新华社发

另一方面,巴以各自的内部政局也被认为是导致双方冲突加剧的因素:以色列不允许巴勒斯坦人在东耶路撒冷进行投票,巴方推迟原定于5月举行的全面大选,此事引发巴民众对以色列的不满。同时控制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原本期待通过此次大选获得巴勒斯坦政治派系的领导权。于是,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火箭袭击,以展现强硬态度,争取选民支持。最近两年,以色列已经举行了多次大选,屡次陷入组阁不成的怪圈。以内部一些政治势力,同样希望利用此次冲突展现强硬,增加自身影响力,打破选举僵局。

国际社会为解决巴以问题积极斡旋

中国是巴以和平的坚定支持者。此次巴以冲突再次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担当。5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将向巴方提供100万美元紧急人道现汇援助,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100万美元捐款,并向其援助2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切实帮助。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发言人当天也表示,中国政府于5月20日启动人道主义援助应急响应机制,将根据巴方急需,尽快向巴政府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巴方开展伤者救治和流离失所者安置等工作。

截屏图。

作为安理会5月轮值主席,中方与挪威、突尼斯协作,推动安理会两次进行紧急磋商,并提出安理会主席新闻谈话草案,引导安理会为缓解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5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巴以冲突问题的紧急公开会召开,中方针对当前紧张局势提出了四点主张:停火止暴是当务之急,人道援助是迫切需要,国际支持是应尽义务,“两国方案”是根本出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会议上,中方展现出了解决问题的最大诚意和善意,还重申对巴以双方和平人士来华开展对话的邀请,也欢迎巴以双方谈判代表在华举行直接谈判。

在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表示,中方将推动安理会全面审议巴勒斯坦问题,对“两国方案”进行再确认,并将适时邀请以巴和平人士来华举办研讨会,也欢迎巴以双方来华举行直接谈判。

此外,许多国家一直通过不同方式呼吁双方停止冲突,谴责暴力行为,例如地区内的埃及、沙特、阿联酋、约旦、土耳其、伊朗,以及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纷纷为解决巴以问题展开斡旋。

5月20日,孩子们在加沙城向桶中灌水。新华社发

停火协议达成后,国际社会纷纷对此表示欢迎,同时期待加强合作,重振巴以和平进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1日表示,在停火达成后,双方仍需重启和平进程,以最终达成“两国方案”。英国首相约翰逊说:“巴以领导人现在必须努力寻求一种持久的办法来解决冲突、防止恐怖主义、结束暴力循环并实现可持续、公正的和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只有政治解决才能给所有人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安全。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说,过去几天冲突的升级,表明相关各方有必要在国际社会支持下,重启真正的政治谈判进程,否则暴力冲突还会重复出现。

来源:“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