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健康:牛樟芝 “森林中的红宝石”
海外网 06-23
09:00:00
牛樟芝,又称樟芝、牛樟菇、樟菰、红樟、红牛樟芝等,属于多孔菌科、樟芝属的珍稀药用真菌,被誉为“森林中的红宝石”。
牛樟芝为中国台湾道地药材,仅见台湾的桃园、苗栗、南投、高雄及屏东等海拔 450~2000米深山密林中,腐生于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芝木材阴暗潮湿的表面。牛樟芝不仅生长环境苛刻,生长周期也缓慢,生长期仅为每年的6~10月。由于人们对野生牛樟木的需求增加,滥垦乱伐严重,造成牛樟树数量严重下滑,现在牛樟木已经被台湾列为保育品种。台湾牛樟树与其他樟科的区别部位在樟叶,牛樟树叶背面光亮,而其他樟科叶背面呈粉绿,无光泽。
牛樟芝子实体小至中等,木栓质至木质。菌平伏至不规则形或为蹄形,背着生无柄,直径5~13cm或稍大,子实层面血红、橙红色,渐变浅或出现黑褐色。边缘厚而有环纹,不育。菌肉乳白至淡肉桂色,味很苦。菌孔圆形至角形,橙红、鲜红至淡肉桂色,最后呈赭褐色,每毫米4~6个。孢子圆柱形稍弯,无色,平滑,3.5~5X1.5~2μm。
牛樟芝子实体具有强烈的牛樟树香气,新鲜子实体含于口中久之则舌尖有辛麻感,干品含于口中久之则有辛苦感。牛樟芝外型多变,有板状、钟状、马蹄状、塔状或不规则状;菌丝可分为有性生殖菌丝及骨架菌丝两部分。
目前从牛樟芝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已超过200种,牛樟芝的活性成分包括多糖体、三萜类化合物、腺苷、超氧化物歧化酶、凝集素、麦角固醇、氨基酸、维生素、木质素、微量元素等。(文/黄甜甜 图/赖敏男、卯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