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记者22日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获悉,22日中午,古城区北门社区子云巷居民活动中心一2间民房发生火情。目前,火势已被扑灭。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通报称,22日13时12分,丽江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古城区北门社区子云巷居民活动中心民房发生一起火情,119指挥中心迅速调集10车44人进行处置,13时34分火情处置完毕,2间房屋受损,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目击者称,着火的建筑是砖木结构,大火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并没有看到活动中心里有其他人员。由于通往活动中心的路很窄,且着火点又处于山坡上,消防车很难近距离开展援救。等消防车的水管能够够到着火点时,房子已被烧得只剩一副框架。
当地居民呼吁,北门社区由于年代久远,各种线路密集,且大多民居为土木、砖木结构,安全隐患大,建议有关部门重视。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2015年1月3日凌晨2时49分,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拱辰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600多年历史古迹全被烧毁。约2小时后,明火全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及周边居民房屋受损,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据悉,拱辰楼位于巍山县城南诏镇,原为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是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击者李钰住在距离起火位置约80米的一家客栈,她回忆,凌晨3点半左右被消防汽笛声吵醒,“大火照亮了古城”。
古城客栈工作人员杨先生介绍,大火烧毁的主要是拱辰楼楼顶的木质结构,目前只剩一个框架,但底下的围墙还在。由于扑救及时,古城大部分建筑、景点未受影响,昨天还有许多游客在古城里观光。
现场游客陈先生介绍说,火灾发生、大火被扑灭后,古城楼已经被封锁,游客不能进去观看,但在路边上还能看到古城建筑及烧毁的拱辰楼废墟。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古楼被承包给私人开茶馆?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据巍山县政府新闻办消息,火灾发生后,巍山县组织6辆消防车,专业扑救人员100余人,开展扑救工作。截至4时48分火情全部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周边居民房屋受损。目前,公安消防部门正对起火原因展开调查。
据了解,城楼是承包给私人开茶馆的。
巍山县文管所所长刘喜树对此表示,拱辰楼是巍山县文物保护单位,而文物保护单位不允许搞经营,他不清楚拱辰楼里的收费情况。
针对有人反映的拱辰楼存在开茶馆、炒茶、有木炭火等现象,刘喜树称,文化局是主管单位,文管所对此不清楚。“茶馆项目肯定是不允许。南诏古乐表演时,喝茶是肯定有的,收不收费不知道。政府没有收过洞经古乐协会任何费用。平时大修要给补助,小修由协会自己负责。洞经古乐展示过程中,没有茶文化展示。”
丽江市资深消防志愿者田桑说,他以前去看过拱辰楼。“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有多高不是关键,租给谁使用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承租人有没有保护古代建筑的意识和常识,会不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拱辰楼:南诏古国难得的祥和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发祥之地。城内古建筑星罗棋布,最著名的拱辰楼是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是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拱辰楼原为三层,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维修时改为二层。拱辰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城楼属于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5.76米,进深15.7米,高16米,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南北城墙有城垛,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文笔塔,西望瓜江垒玉,北眺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拱辰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同知康勷所书,显示唐初蒙舍诏(南诏)在洱海区域六诏中的强盛地位;北面檐下悬挂“万里瞻天”巨匾,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同知黄大鹤所书,表达了唐代南诏与中原华夏的关系,两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一气呵成。
网友momo这样评价巍山古城:“五代十国的时候,南诏古国建都在此。今天,整座巍山县城仍完好地保持了600余年前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虽然有些建筑已经遭到破坏,但在这古色古香的古城风貌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一种难得的祥和和宁静。”
2015元旦刚至,一场火灾竟导致该古城重要建筑几乎化为灰烬,不少网友看到网上发布的火灾现场照片后,扼腕叹息。当地一名李先生发布消息称:“家乡最珍贵的文物,一直陪伴我们,记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后也只能在记忆中了。”
丽江古城民房着火 目击者:“大火照亮了古城”
声音:要把火隔离在古建筑保护区之外
【云南丽江古城着火】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古镇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历史比较久远,存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疏散通道狭窄等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情况。
昆明学院历史学教授徐波认为,火是木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的头号杀手,得不到及时扑救也反映出消防管理的不到位。此外,居民缺乏用火用电安全知识,也时刻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首先要把火隔离在古建筑保护区域之外。即便进行旅游开发,如果商业和文物保护发生冲突,商业要给文物保护让路。而且商家一定要主动承担起维护文物安全的义务,消除安全隐患。
“现在云南省木质古建筑越来越少,而很多古城、古村寨的防火问题依旧没有被重视,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徐波说,古建筑是否能得到切实保护,关键还在于观念和重视程度。他表示:“古建筑消防管理涉及文物、安防、建设、旅游等诸多部门,各部门都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这样才能协调合作。”
对于古建筑烧毁后的修复问题,徐波建议,古建筑的修复一定要“修旧如旧”,用原来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再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来修建。而且在修复过程中一定要有消防意识,利用现代的技术加入消防器械,消防报警系统,避免再被烧毁。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也在其微博中提到,八年前自己去巍山古城,其静谧雅致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这两年云南独克宗古城、丽江古城、束河以及一些古村落连续发生火灾,是对木建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系列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