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后的天才:陈景润生平回顾
1996年3月19日,数学家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如今近20年后回头看来,这个讷于言,精于思的“怪才”,对于中国以及刚从文革“零分光荣”中走出的那一代,所带来的影响和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被称之为天才。邓小平对他作出这样的评价: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而深奥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家被公众所知,还是因为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的他,曾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而因其数学才华,1955年2月,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73年,他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